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长春

版权所有:延边博物馆

| 藏品名录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陶甑

基本信息
浏览量:
没有此类产品
简介

单孔单耳陶甑

   

 

 

 

 

 

    陶甑于中原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出现,而图们江地区则出现得比较晚,大约在铁器时代,相当于中原地区两汉至魏晋时期。陶甑是铁器时代独有的文化,也是其断代的重要依据。

    陶甑是蒸食用具,底部有透气的方孔或圆孔。通俗地讲,甑相当于现代的笼屉。在其他地区,甑多与鼎和鬲结合使用。甑中放食物后置于鼎(鬲)上,鼎(鬲)中加水,鼎(鬲)下架火,水沸腾后的蒸汽气通过孔眼将甑中的食物蒸熟。但延边地区未发现鼎和鬲,所以陶甑可能是和陶罐结合使用。陶甑有单孔和多孔两种,在延边地区的铁器时代遗址中,多孔陶甑出现较多。

          陶甑这种器型的出现,大致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原始先民的食物种类有了变化,新出现的某些食物必须蒸食才可食用,或是他们发现有些食物蒸食后能够更加美味;二是当时原始先民的生活比较富足,食物由原来的“供不应求”转变为“供过于求”,剩余的食物需要使用某种容器加热后继续食用。

双耳陶甑

    延边地区铁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陶甑,具有代表性的有龙井市大苏遗址出土的单孔单耳陶甑,高12、口径17、孔径2厘米,其器型类似小型深腹陶罐,口大底小,与汪清县罗子沟出土的双耳陶甑形状类似;还有延吉市烟集乡南溪村征集的陶甑,高9.5、口径16、底径6.2厘米。其器型为碗状,口微敛,圆弧壁,腹上有一对称柱状耳,小平底,底有14孔;另外还有图们市月晴镇苗圃遗址出土的碗状陶甑及下嘎遗址出土的多孔陶甑器底等。

   深腹罐状陶甑和碗状陶甑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器型在时间上应该是有一个早晚关系的,即先出现罐状陶甑,之后器型慢慢向横向发展,演变为碗(盆)状陶甑。因为作为蒸屉,罐状陶甑底部相对较小,不利于食物加热,尤其是食物较多时,只能层层叠加,这样会导致上层的食物无法受热,下层的食物又过于熟烂。而碗甚至于盆状陶甑在器型上则更接近于现在的蒸屉,底部变大,可把食物(特别是较多食物)平摊其上,更利于其均匀受热。

    单孔和多孔两种现象应该也是如此。二者相比,多孔在工艺上虽然相对繁琐,但不可否认,其更利于食物均匀受热。

    陶甑分为无耳和带耳两种,器耳个数又有单耳、双耳、四耳之分。从单耳甑来看,耳略小,可能只是作为装饰存在;双耳甑(以南溪村征集的陶甑为例),耳高2、耳径2——2.6厘米,除了作为装饰,也可手持;四耳甑,除上面的对称双耳外,在器身偏下部另外两个面还各有一耳,相互对称。这四个耳,也许是分别卡在陶罐内壁,起固定作用的。陶甑的出现,不仅结束了人类只能吃烧烤和水煮食物的历史,还具有更深远的文化意义。它是人类利用蒸气蒸制食物的最早实践,也成就了中国人世世代代、延续至今的一种独到的烹饪方式——“蒸”文化。

上一条
贞孝公主墓志并序
下一条
唐渤海萼形六瓣莲纹瓦当